这次会议能够跟大家在一起我感到非常的荣幸,你们要再一次来容忍一个西方的学者, 在全球性的教会里面很火时候,你们是跑在前头的。
基督与文化是否势不两立?文化是否看待基督为仇敌?若果如此,那么基督教在世上究竟应当亲近文化、讨好文化、排除文化,还是要改造文化、超越文化?
福音进入世界是批判文化的,但它同时满足了世界文化中好的趋向。
在每个主日的讲道中,你们如何把一些文化议题(比如社会热点、文化使命、社会正义等话题)在你们的讲道当中体现出来,有没有什么好的经验可以贡献给各位在座的传道人?
上帝这么多年在中国祝福中国的教会,为什么呢?为荣耀祂自己,要中国的教会成为别人的祝福,但是这还不够,还不够配得主耶稣基督的荣耀,直到中国教会成为万族万国的祝福,才配得那样的荣耀。
你们看见没有,这个就是偶像的力量,当他抓住你的心的时候,在那个时刻你开始不相信福音了。
当我们谈到祭司的时候,就会看到一个真正完美的祭司是耶稣基督;当我们读到先知的时候,我们都指向那位真正完美的先知是耶稣基督;当我们看到士师的时候,真正最完美的士师是指向耶稣。
在很多地方都没有讲到,任何地方都没讲到,说我们能叫上帝为阿爸父。除了这个地方,没有地方我们可以称上帝为阿爸。我不知道在中国的文化中是否有这样的事,中国是不是又特别的恩赐来翻译。
很多讲道的人,当他们宣讲基督的时候,他们想到从旧约讲基督唯有预表的方法。这是一种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这也是人们为什么常常说,你如果只用预表的方法你已经无计可施了。
在整个逼迫下,你是否因为思考上帝的应许与权能而变得更加坚定,更加有力量,有盼望和有勇气?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持续的城镇化发展给中国家庭教会带来了难得的福音契机,尤其是温州、河南、安徽等地方教会出现了快速的增长,经历了教会的复兴。
从很多长辈们的生命见证当中,我们都可以看到神的保守,以及他们在神面前摆上的心志。
婚姻的目标是成圣。因此,婚姻是一个坚忍的过程。意味着我们从自私自利到在基督里为彼此而活这样一个转变的过程。
有时候,在福音派的圈子之内,我们倾向于那种方向。我们要求人作见证 — 我有一个见证,我有一种像保罗一样的归正经历,是突然和强烈的。
所谓’被圣灵感动’这样的说法﹐指的是约翰身为先知的经历﹐他被带入到一个能见到异象的情况里﹐去领受那些象征性的异象。
教会和上帝国度之间关系的问题,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路加福音的读者们经常注意到耶稣对社会弱势群体给予特别的关注:妇女,外邦人,儿童等。
基督徒常常祷告,但是你发现在这个世界上非基督徒包括无神论者也常常“祈祷”。每当遇到天灾人祸的时候,我们就会在网上看到许多人要为这个地方的人祈福,要为那个地方的人祈福。
在最近的疫情中,我观察到,人很容易陷入两种极端。有的人每天花很多时间看各种信息,疫情中的一个个家庭经历的悲惨,不公义的体制带来的各种罪和扭曲,各种荒唐事,他们越看越陷进去,绝望、愤怒、难受;还有的人根本不看这些,认为看这些会扰乱自己的清净,他们说这些是政府的事,政府会做好的。
你如何看待你的自由?现代人的自由梦,多半是财务自由、旅行自由、购物自由,以及其他一些随心所欲的黄粱美梦。
当然主耶稣的国度并不是政治上的,也不是属这世界的。主耶稣君王的身份不像这世上的统治者,祂不是靠着刀枪来征服世界,而是藉着祂的使者,使用真理和爱作为武器,为人带来了真正的平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祂确实是来搅乱天下的。
北京时间:12月5日周二晚上7:30pm
信息- 鷹与鸽:全球冲突中的基督信仰】
所以主说:你这睡着的人当醒过来,从死里复活!基督就要光照你了。
我们因信耶稣,就在他里面放胆无惧,笃信不疑地来到 神面前。所以,我求你们不要因我为你们所受的患难丧胆,这原是你们的荣耀。
我们从前也都在他们中间,放纵肉体的私欲,随着肉体和心中所喜好的去行,本为可怒之子,和别人一样。
祷告是我们的秘密武器——祷告是我们的教导方式,而不仅仅只是我们谈论的话题。 祷告是我们与耶稣相遇的地方,在祷...
祷告是我们的秘密武器——祷告是我们的教导方式,而不仅仅只是我们谈论的话题。 祷告是我们与耶稣相遇的地方,在祷告中,他规整我们的心,指引我们的道路,并为我们的脚步加力。
临我众罪人的爱何等奇妙; 全知全能神不再算我罪过; 将我众罪投入无边的深渊; 我们罪虽众多,祂怜悯更多。
词:Joachim Neander,1680,Trans.“Praise as One”edits from ...
今天的主题就说到全新的你,刚刚说到哥林多后书5章17就说到。圣经是这样子说,若有人在基督里,他是一个新造的人,旧事已过,一切都变成新的了。
我们今天来看基督教和整个的目前在人类社会在运行的两套,主要是两套的司法体系,就是大陆法系和普通法系,跟我们的圣经和我们基督教信仰的关系,这是我们今天的重点。
我们就是活在上帝的恩典之中,这几天在这里开会带着口罩真的有一种末世的感觉。上帝也让我在过去这二十年的里边,在不同的时机、在不同的场合、在整个世界最紧张的时候有机会为祂做福音的出口。
如果我们是彼此之间有关系的人类,我们就很必然的成为文化的一部分。这就意味着,如果我们说基督是反对文化的,那其实有点人为的痕迹;或者我们说教会应当怎样回应文化,似乎也是一些人为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