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运动以福音为核心,活力源于其异象,分享领导力,兼具创新与风险,需可复制。我们需要了解运动与机构的固有风险及优势,建立具备机构特质的运动,孵化对运动友好的机构,保持福音运动的持久活力。
城市植堂运动是福音驱动的处境化运动,其精髓在于彼此协作,开发处境化的富有创意的植堂模式。通过探讨为何要植堂以及植堂者的类型、特征,植堂模式,帮助本地教会开展植堂。
圣经对婚姻超越性的教导,让我们看到一个人未来的保障不是家庭而是教会。通过区分世俗的性观念,圣经的性观念反映上帝对我们的爱,其目的是舍己,而非自我满足。应用基督教高阶理论帮助我们和他人有效地分享婚姻与性以及对同性恋的观点。
圣经教导我们:工作是重要的,工作是好的,工作受到了咒诅,工作不是一 切。通过帮助基督徒独特地、彼此督责地、卓越地工作来整合工作与信仰。福音从五个方面实际地帮助我们整合信仰与工作。
公义根植于上帝的属性,意味着彻底的慷慨,社会平等,倡导改变生活,集体责任与个人责任。践行公义应从教会开始,基督徒应在工作中践行公义且心存谦卑,积极聆听,彰显上帝的公义。
我们所期待的植堂的方式是通过传福音,赢得人归向基督,带他们进入上帝的国度,实现上帝国度的扩张。本章将从为何、何处、何时、如何传福音四个方面展开。
耶稣基督来就是做成和好的工作。和好是上帝的使命、是教会的使命,教会要成为和好的群体,无论是在教会外还是教会内,我们都见证福音的真理和大能,同时也会产生更多福音的影响力。
基督徒所做的一切都应该是为了上帝的荣耀。作为世上的盐与光,基督徒应以符合圣经教导的方式参与政治。借对两座城、圣经的国家观以及集体偶像的分析帮助我们反思公共神学,即既不盲从意识形态,也不漠视政治,共同信仰超越不同政治立场,区分教会和基督徒个人。
城市理论基于城市神学,尝试探讨特定城市的运作原理。通过探讨城市的发展趋势以及城市理论,建立城市事工的基本技巧——对文化敏感,整合工作与信仰,复杂地传福音,理解与城市人群建立关系的挑战,并与邻舍建立关系 。
城市神学从圣经视角看待城市。历时性阅读让我们发现圣经对城市的看法从阴暗转向光明,至新耶路撒冷达荣耀高峰;共时性阅读让我们发现城市是好的,它发展文化且重要。在我们蒙召服事城市以先,上帝已经在城市为你铺平道路了。
文化参与不是从文化中撤离,也不是被文化同化,而是有创造力地、有盼望地、积极地面对文化中的张力,在参与文化的同时抵挡文化中许多的信念和价值观,并且活出基督教的信仰和价值观。
处境化是以适应当地语言、文化并尊重听众感受的方式传递圣经真理,在不妥协真理的前提下,使福音更具说服力且可理解。它以接收者为导向且区分本质与非本质事物。因处境化不可避免,且福音提供了资源,我们可以通过倾听、肯定、挑战、谦卑,进行处境化且指向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