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信仰构成了一个独特的世界观——我们通过这个世界观来看待所有的现实,并且因为这个世界观,我们在生活的每个领域都有着神独特的工作。
凯勒的著作中有一些东西值得反思,不然这些东西会消弱凯勒给福音派世界带来的贡献。
基督徒不管从事什么行业都必须“朝更高更深之处去”,而且要更迫切、更超卓。没有什么比上帝的工作更伟大,然而,也没有什么比我们每天的日常生活——包括家庭和工作——更迫在眉睫。让我们来反思我们所面对的七个原则,从商的弟兄姊妹尤其值得留意。
尽管上帝完全能够帮助并拯救我们,但是上帝对于我们而言绝不仅仅代表着“有用”。上帝代表的是全然美善,所以,我们要在每一个当下都来爱慕祂!
今天的基督徒,尤其是传道人,不仅要重视阅读,而且要在这方面格外有智慧,因而能更好地传福音、牧养,也被牧养,在恩典和真理中长进。
即使有一天我们遭受冲击,或者遭受其他艰难,也总有弟兄可以成长起来。虽然他们可能没有在神学院接受过正规训练,但在地方教会的现场,他们学习了释经讲道,学习了教会论,学习了怎样带领一个教会,知道教会怎样运作,怎样敬拜。这就是一个健康的教会所带来的祝福。
对基督徒而言,移民这件事情本身并不是犯罪,而是属于智慧考量的范畴。那么,基督徒应当如何思考、抉择呢?我于本文中分享自己的几点思考。亲爱的弟兄姐妹们,当面对移民的选择时,盼望你不要冲动,我鼓励你默想福音之恩,思想爱神、爱人的律法精义,以神的话语为基础,恒切祷告,并且多询问教会肢体的建议,在美好的信心和无亏的良心中作决定。
作传道人的总会有一些让人“不舒服”的恶趣味。比方说,遇到一些基督徒,甚至跟对方还不熟的时候,我就喜欢问他们这个问题:“你所相信的福音是什么?”当我一次次提出这个问题时,有人觉得被冒犯,有人则认真回答;有人回答得较完全,有人回答得有偏颇。
成为基督徒之后,如何在中国文化的处境中活出福音,是我们每个基督徒无法逃避的问题。中国文化的兼容性特点,加剧了作为文化的福音在中国扎根的难度。
很多牧者或神学家按照系统神学定义福音,这很容易把福音看成是个人性的基督信仰的入门,容易忽略福音的持续性、群体性...
世俗权威与精神权威在政治上的分立,这一观念几乎仅仅源自基督教传统。在耶稣被质问犹太人是否应当向罗马政府纳税时,基督说了这句著名的话,“凯撒的物当归给凯撒,上帝的物当归给上帝”。
我尝试通过本文探讨一个略微复杂、且可能颇 有争议的问题。我不把这个问题表述为“信仰 与政治的关系”或“政教关系”,因为当我如 此陈述时,已然隐藏了某种“二元论”的前提, 暗示“信仰”与“政治”或“教会”与“政府” 首先是隔绝、对立的两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