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极化的城市中为公义而战(《KL2020》工作坊15)

2024年02月29日
GTC

作者:亚历克斯·麦考伊(Alex McCoy)[1]

本文叙述2019年发生在香港的游行抗议事件,旨在探讨在一个分化的城市中为公义发声和传讲福音之间存在的张力。本文涉及三部分内容:

第一,简单说明和分析香港在那段时间发生的事情;第二,根据约翰福音18章和19章,简要来看圣经是如何看待公义的;第三,根据约翰福音,归纳出一些可以应用于香港,也能应用于你的处境中的原则。

一、香港游行抗议事件分析

1、事件始末

2019年2月,香港保安局提议修改引渡法。修改后的引渡法规定,犯人可以引渡到中国大陆。它之所以会成为倍受关注的问题,是因为许多人认为它会损害基本法下的一国两制原则,该原则的有效期至2047年。

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的紧张局势持续攀升。6月9日,大约一百万民众游行抗议,反对引渡法案。6月16日,大约两百万民众参加了抗议游行。如此大规模的抗议游行并非偶然,因为很多香港人心中的绝望感愈发强烈,从而导致游行。其成因非常复杂:首先,香港年轻人买不起房。香港楼市价格之高,是世界公认的,所以许多年轻人对他们拥有住房的可能性持完全悲观的态度;其次,香港的政治前景愈发不确定。人们普遍认为,自2014年的“雨伞运动”结束后,民主发展的进程已经停止。立法会只有半数席位由选举产生,而且行政长官是由一个少数人组成的小委员会选出的。而且,在过去15年里,“地方主义”抬头,独立运动得以形成。这里使用“地方主义”,是因为在很多民意测验中,越来越少的香港年轻人认同自己作为中国公民的身份,他们大多更认同自己作为香港公民的身份。2047年临近,届时《基本法》将终止,所有的宪法规定都将被废除,香港的前景会变得非常扑朔迷离。对于很多人来说,参加这个反对引渡法案的游行,是他们对香港前景的不满和报怨的表达方式。

最初,该抗议活动仅仅要求撤回引渡法案。但是,在警方六月份对游行作出处置之后,社会张力随之增加,抗议者便有了更宽泛的目标,这些目标可以概括为“五大诉求,缺一不可”[2]。

游行者明显使用了不同的策略、方法和战术以达成他们的诉求。他们借鉴了世界各地的民主运动方式。例如,他们效法捷克人的列侬墙[3],把口号、见证和激励人心的言辞等写在列侬墙上。

以上图片是“香港之路”。1989年,在波罗的海诸国各地,数百万人在被称为“波罗的海之路”的运动中挽起胳膊。香港人也使用了这种方式:二十万香港人组成了一条横跨香港的“香港之路”,延绵五十公里之长。其他策略则更直接、更具对抗性和破坏性。

2、香港两极分化的原因

尽管香港并非是简单的绝对两极分化(即分化为黄营民主派和蓝营建制派),但是大量因素都加剧了城市愈演愈烈的分裂。这些因素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

(1)大量的抗议活动

大规模抗议活动是香港两极化的因素之一。大量的抗议遍及全城,涉及香港生活的每一个层面,这些活动通常都会发生在公共场所,如购物中心、零售区、商业区、交通场所等,它们通常以暴力行为收场。居住在香港的人会目睹一次次的抗议活动。2018年8月,香港发生了一次35万人的大罢工,这次罢工导致城市很多基础公共设施关闭。扰乱公共交通,特别是地铁和公交系统是抗议者经常采取的一种策略,这导致大范围的交通延迟甚至交通停滞,这种情况极大地影响了人们出行、员工上班和学生上学。8月和9月,一些游行影响了国际机场,导致航班延迟或取消。11月,香港全境的所有学校关闭一周。

从2019年第3季度开始,香港经历了10年以来的首次经济萎缩。旅游业收入极度下降,尤其是来自中国大陆的游客数量急剧下降,也导致零售业凋零;人们长时间居家,对商场和餐饮业有极大冲击;同时商业航班运营遭受负面影响,外国人进入香港受阻;大量既定的商业活动和大型会议随之取消。从某种程度上讲,香港已经处在封锁状态。这次经济衰退的影响显而易见,大量人群收入受损甚至失业。而且经济衰退短期内不会结束,因为抗议转变为黄蓝阵营,分别所支持的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的僵持,专家预计经济衰退会持续到2020年末。

(2) 抗议方式的不可预知性

抗议方式一直在变化,但是自始至终的共同点是借助高科技来规划行动。使用在线平台不仅意味着大量群众在短短几天内就被动员起来参加大型游行,而且他们也可以立刻得知抗议的地点和时间。抗议者使用了李小龙的名言“如水一般”,他们就像水一样流淌不息,神出鬼没,这也意味着你不可避免地会偶遇抗议活动。你也许正在购物中心或餐厅,突然发现身处抗议者和警察的对峙中。你也许正坐在桌旁,突然之间,餐厅百叶窗被放下,有人发放湿巾,让你保护自己的眼睛和嘴不受催泪瓦斯伤害。尽管此类抗议活动已经日趋减少,但在当时,却司空见惯。长期的不确定性使香港人神经紧绷,导致焦虑蔓延。现在这种日复一日的抗议活动所带来的不安定氛围已逐渐散去,但前途难料的忧虑仍深植人心。

(3)对警察和政府失去信任加深了分裂

香港人民普遍对警方的行为感到不满和愤怒。警察经常被指控滥用武力,他们的职责本应是保护民众,但是他们却经常玩忽职守,放纵建制派团体为所欲为。直至2019年末,警察从未因其渎职行为而被停职。因此,人们担忧即使对警方起诉,政府也不会对其追责,即警方不会对其行为负责,他们也不会受到法律制裁。因此,对警方的不信任也与对政府行为的不满交织在一起。政府修正引渡法案只是抗议游行的诱因,其根本原因是政府缺乏领导力和共情能力,政府引入反蒙面法失败。不仅如此,政府在很多领域都广受诟病。

(4)沟通失败

沟通失败是导致两极分化的第四个因素。大多数的争议中,当对立双方聆听另一方的观点时,张力就会得到缓解。放慢的节奏、缓和的修辞和尽己所能地陈述对方的观点都会激发同理心,这种沟通方式显然可以让双方得到最好的理解。然而,在谈论到抗议游行活动时,全世界和香港的媒体,并没有进行谨慎地讨论。原因有以下两点:第一,人们有急于奔向各自回音室的倾向(编者注:各自的回音室指人只会选择性地接受自己认同的信息),即我们从筛选出的媒体筛选新闻,这些新闻肯定己方的观点,贬低对方的观点;第二,社交媒体是耐心讨论的罪魁祸首。因为社交媒体是信息的朋友,却是辩论的敌人。

当未经过滤的观点被匿名抛出,复杂的思想也在几句话里草草论证,我们便失去了倾听的能力和获得洞察力的智慧。现在大多数社会都有所谓的数字神经系统,每个人都连接于该系统,信息在其中快速传播。尤其在香港这样高科技发达的地方,抗议活动有着铺天盖地的报道。得益于手机的便利,你可以在餐厅实时观看一个抗议活动的多个阶段(我以前和朋友一起这样做过),以决定是否需要回家;你可以从抗议者那里获得有关政府政策、警察行动、特殊战术、策略变化等爆炸性新闻;大量迅速引起读者注意的信息又会被读者随即发布出去。因此,这些数字神经系统导致的是一种四面楚歌式的焦虑。口袋里便利的手机让人们持续收到城市解体的证据,导致人们一直处于紧张状态。

那么,这一切的结果是什么呢?社会的瓦解和关系的丧失。大家都在谈论这件事本身以及解决方案,由于人们精神紧张,交谈时缺乏耐心,所以人们便有了分歧,并互相争吵。争吵有时并非只是简单地支持黄营或蓝营,而是建立了一堵给别人贴标签和歪曲事实的高墙。争吵不仅发生在和同事、朋友的闲聊中,也渗透到家庭,导致配偶之间的分歧和亲子之间的冲突,同时也渗入了教会,导致基督徒之间彼此争吵。在抗议引渡法的抗议游行初期,该法案确实在各教会拥有广泛的支持。香港这座城市的确有和平游行示威的悠久传统,教会领袖也支持。但是随着张力的加剧,基督徒之间的分裂也在增加。这不仅在人际关系层面发生,也在教会层面发生。教会领袖会表明本教会是黄营教会或蓝营教会,会众的反对者需要离开教会。同时,如果教会领袖不表明他们的立场,会众也会因为教会无立场而离开。

二、圣经中如何看待公义

当人们谈论香港所面临的问题时,焦点在于公义。但问题是,他们并不认同彼此在公义上的表现形式。对于有些人来说,公义需要确保共同自由,因此所有的过程和已经发生的混乱都是在一场旨在保护城市未来的运动中所做出的必要妥协,它们会确保北京不再侵犯香港的半自治状态。但是对另一些人来说,公义的定义则是正确的行动和避免伤害的发生。所以尽管很多人赞同民主派的理想,但对他们的行为和方式深感担忧。抗议活动由暴力驱动,导致恐惧和混乱,破坏经济以及伤害那些没有参与到抗议中的人。

1、圣经关于公义的教导

作为基督徒,应当如何以合乎圣经的方式行公义呢?

(1)对公义的关注始于上帝的性情

“他为受屈的伸冤,赐食物与饥饿的。耶和华释放被囚的。耶和华开了瞎子的眼睛。耶和华扶起被压下的人。耶和华喜爱义人。耶和华保护寄居的,扶持孤儿和寡妇,却使恶人的道路弯曲”(诗146:7-9)。

值得注意的是,在圣经中,上帝常常被描绘成孤儿的父亲,寡妇的捍卫者,祂认同底层人及弱者,补偿他们所失去的。

(2)上帝呼召我们为公义奋斗

上帝呼召人把祂的性情活出来,并为公义而奋斗。“学习行善,寻求公平,解救受欺压的,给孤儿伸冤,为寡妇辨屈”(赛1:17)。所以这意味着在香港这种特定的环境下,基督徒应当思考如何追寻公义,以及当我们宣讲基督时,公义意味着什么。

2、约翰福音如何看待公义

根据约翰福音18和19章耶稣和本丢彼拉多的对话来看待公义。约翰福音18章33节至19章11节:

彼拉多又进了衙门,叫耶稣来,对他说:“你是犹太人的王吗?”耶稣回答说:“这话是你自己说的,还是别人论我对你说的呢?”彼拉多说:“我岂是犹太人呢?你本国的人和祭司长把你交给我。你作了什么事呢?”耶稣回答说:“我的国不属这世界;我的国若属这世界,我的臣仆必要争战,使我不至于被交给犹太人;只是我的国不属这世界。”彼拉多就对他说:“这样,你是王吗?”耶稣回答说:“你说我是王。我为此而生,也为此来到世间,特为给真理作见证。凡属真理的人就听我的话。”彼拉多说:“真理是什么呢?”

说了这话,又出来到犹太人那里,对他们说:“我查不出他有什么罪来。但你们有个规矩,在逾越节要我给你们释放一个人,你们要我给你们释放犹太人的王吗?”他们又喊着说:“不要这人,要巴拉巴!”这巴拉巴是个强盗。

当下彼拉多将耶稣鞭打了。兵丁用荆棘编做冠冕戴在他头上,给他穿上紫袍,又挨近他说:“恭喜犹太人的王啊!”他们就用手掌打他。彼拉多又出来对众人说:“我带他出来见你们,叫你们知道我查不出他有什么罪来。”耶稣出来,戴着荆棘冠冕,穿着紫袍。彼拉多对他们说:“你们看这个人!”祭司长和差役看见他,就喊着说:“钉他十字架!钉他十字架!”彼拉多说:“你们自己把他钉十字架吧!我查不出他有什么罪来。”犹太人回答说:“我们有律法,按那律法,他是该死的,因他以自己为神的儿子。”

彼拉多听见这话,越发害怕。又进衙门,对耶稣说:“你是哪里来的?”耶稣却不回答。彼拉多说:“你不对我说话吗?你岂不知我有权柄释放你,也有权柄把你钉十字架吗?”耶稣回答说:“若不是从上头赐给你的,你就毫无权柄办我,所以把我交给你的那人,罪更重了。”

这段经文是耶稣和彼拉多的对话,也是关于政治力量的。彼拉多代表罗马帝国,罗马帝国在当时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政治和军事力量。这段经文告诉我们一些有关耶稣是谁的信息,同时也给我们一些关于基督教是如何看待权力的深刻见解。我们简要地查考经文,会看到三件事:耶稣对国度的理解,耶稣对真理的理解以及耶稣对权力的理解。

(1)耶稣对国度的理解

在耶稣与彼拉多对话之前,彼拉多一直在和犹太领袖们打太极。犹太执政委员会(即公会)由一位大祭司主持,公会有宗教和政治权力,但政治权力是有限的,因为公会受罗马的统治和管辖。彼拉多与犹太公会对话,是提醒他们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彼拉多可能通过他的情报网络知道了他们将要对耶稣提出的指控,但彼拉多想迫使犹太领导人对自己的政治影响力作出某种妥协。所以当彼拉多遇见耶稣时,他提出的第一个含义深刻的问题是:“你是犹太人的王吗?”对犹太人来说,这个称谓承载着所有对弥赛亚的期盼,他是那位所应许从大卫和所罗门支派中出现的王,也是那位诗篇72章预言将会在地极掌权、战胜压迫、带来和平的终极大君王。但彼拉多并不关心耶稣是否为圣经所预言的弥赛亚,他实际上唯一关注的问题——你是政治领袖吗?你在威胁罗马的统治吗?

耶稣并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一方面,如果祂承认,那么祂就会被处决,因为祂对罗马政权造成了威胁;另一方面,如果祂拒绝承认自己是王,那么就意味着祂实际上否认整本圣经中对弥赛亚要来的所有应许。所以祂没有回答其中任何一个答案,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宣告:“我的国不属这世界;我的国若属这世界,我的臣仆必要争战,使我不至于被交给犹太人;只是我的国不属这世界。”(约18:36)这里要注意两点:

第一,耶稣宣称祂有一个国度。在圣经中,我们知道上帝是超乎一切的王。祂创造万物,也统治万物。对人类来说,邪恶的本质就是人要立自己或其他任何事物为王,以罢黜神的王权。我们的心总在或多或少地把神拉下宝座,但是福音却讲述上帝的国度闯入世界。这位闯入世界的上帝把那些寻求更新自我的人归为自己的子民,使他们与神和好,顺服祂的王权。祂藉此创造新的国度,这就是耶稣统治的国度。

第二,耶稣宣称祂不是政治性的君王。耶稣说“我的国不属这世界;我的国若属这世界,我的臣仆必要争战”。换言之,耶稣不是政治性的君王,否则祂会发起一场运动来阻止这一切发生。耶稣也不是一位统管军事力量的君王,否则他就会让人来为他而战而不至于被捕。他对彼得说,放下你的刀吧。在圣经中,刀是政治力量的象征。地方法官制定法律,用刀来执行法律,并确保权力得到实施。但是耶稣说放下刀时,祂好像在对彼得说,我的王国并不是通过军事力量或政治力量暴力扩张的。这与世界上所有王国的运作方式有根本的区别。在当今世界,王国和政府所做的是暴力和政治胁迫。它们可能用不同的方式粉饰,但它们的主权是强制性的。但正如耶稣在马可福音10:43对雅各和约翰所说,我的国并非以这种形式扩张,寻求属世的荣耀也不是你们应该做的。这一点在约翰福音19章的其余部分经文被约翰以特有的反讽表达得淋漓尽致:耶稣被兵丁嘲讽,身着紫袍,被称为王。

然后,犹太人的首领在第7节中提出了他们控告耶稣的关键——耶稣把自己和神的儿子称为同等。在罗马帝国历史文化背景下,祂也确实可以被看为在自立为王,因为自凯撒·奥古斯都以来,罗马帝国的君王都擅自给自己赋予神性。然后在15节,彼拉多以讽刺的问题——“我可以把你们的王钉十字架吗”——向群众强调了耶稣的君王身份,并且在十字架上刻上了耶稣是“犹太人的王”。这并非因为彼拉多视耶稣为严重的政治性威胁,而是他利用耶稣与犹太领导人进行权力博弈。他们对彼拉多的回答也不仅仅是否认耶稣以及耶稣的身份,也是在拒绝上帝对他们的统治:除了凯撒,我们没有王。通过整个对话,约翰强调耶稣的的确确是犹太人的王。耶稣是唯一明白仆人的心肠和本质的人,祂明白上帝所应许的王,本质上是仆人。通过被钉十字架,祂就会登基加冕,被加冕为一个真正的王,一个真正的统管一切的统治者。所以,当我们看到耶稣对彼拉多说“我是王”的时候,祂实际上在说,我是王,但并非你所想的那样。

(2)耶稣对真理的理解

我们从经文中也可以看到耶稣对于真理的理解。彼拉多就对他说:“这样,你是王吗?”耶稣回答说:“你说我是王。我为此而生,也为此来到世间,特为给真理作见证;凡属真理的人就听我的话。”(约18:37)耶稣说祂来是为真理作见证,这意味着祂不仅仅在说“我不是独自一人”。

在约翰福音中,每当耶稣说祂来为真理作见证,乃是指祂是在见证上帝是谁以及上帝在做什么。祂对多马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你们若认识我,也就认识我的父。从今以后,你们认识他,并且已经看见他。”(约14:6-7)上帝的真理和救恩之道,是进入耶稣国度的钥匙。因此,这也是耶稣的子民带领其他人进入耶稣国度的方式。耶稣的国不是通过军事或政治胁迫而扩张,当祂的子民被引导进入一切真理,而且无论有多么困难,都能够对他人传讲祂的真理时,耶稣的国就在扩张,祂的权柄就以本该被尊崇的方式被尊崇。

(3)耶稣对权力的理解

我们看耶稣对于权力的理解。“彼拉多说:‘你不对我说话吗?你岂不知我有权柄释放你,也有权柄把你钉十字架吗?’耶稣回答说:‘若不是从上头赐给你的,你就毫无权柄办我。所以把我交给你的那人罪更重了’”(约19:10-11)。耶稣对彼拉多的沮丧的回应是惊人的。耶稣没有把自己视为一个被困在自己无法控制的陷阱中的殉道者,祂也不认为彼拉多代表罗马政府行使的权力本身是绝对的且具有完全的权柄的。相反,耶稣视彼拉多的权力在上帝的主权之下,从天上所赐。

上帝主权和人类责任之间的惊人平衡在此体现:地上最败坏的国度和政府也在上帝的主权掌管之下。诚然,上帝的主权在运作,然而这并不会取消人类的罪恶和责任。尤其是在耶稣被钉十架之前的那些事件中,新约作者注意到,上帝根据祂的目的,掌管一切并使十字架事件发生。这并非是上帝为了确保祂的议事日程顺利推进,而不得不在一系列惊人的战术行动中以谋略战胜邪恶的人类的做法。如果是那样的话,那么耶稣在十架上为罪人受死,就不能看为在上帝掌控之下了。然而,人类当然也不是对权力毫无影响,对任何错误行为都不需要负责任的旁观者。耶稣清楚的表明,彼拉多的任何罪都不能被免除。祂把耶稣移交钉十字架的选择是邪恶的,而且是出于政治考量,他要对其行为负责。约翰对耶稣被钉十架的描述,很大程度上是对耶稣依然掌权的描述。这是祂的胜利以及其统治和权柄的彰显。祂以极不同于罗马君王的方式维护祂的权势。凯撒至多只能将耶稣处决,但是上帝已经把权柄赐给耶稣,祂把祂的命舍了,又将其取回来。十字架的胜利和十字架故事的一部分目的,就是我们最终得见它们所彰显的耶稣的能力和权势。从此以后,耶稣作为神的儿子的复活和权势将会向整个世界宣扬。

三、约翰福音给我们的原则和启示

耶稣对权力、国度、真理的认识对我们寻求公义意味着什么?本文探讨三点:批判性参与、更宽广的视角和一个更好的故事。

1、批判性参与

耶稣告诉彼拉多,如果不是上帝赐予他权力,彼拉多就无权处置祂。世界上的任何权力体系都是上帝所赐,甚至是那些专政、残暴且需要大刀阔斧的改革的体系。此外,作为上帝拣选的统管世界的王,耶稣在凡事上掌权。然而,这是一个并未完全实现的统治。正如使徒保罗所说:“因为基督必要作王,等神把一切仇敌都放在他的脚下。尽末了所毁灭的仇敌就是死”(林前15:25-26)。所以当谈到政府所拥有的权柄时,政府现今对耶稣的臣服,并不会彰显为它们要永远秉公而行或完全顺服祂的权柄。但是将来会有那一天,当耶稣再来时,万物都会被更新,万有都要完全顺服在祂的权柄之下。同时,直到祂再来前,祂的教会都要向世人见证祂主权性的统治。

论及政府的权柄,意味着我们的批判性参与。批判性参与不意味着我们必须反对政府所做的一切,而是需要我们进行过滤、评估,并指出所缺乏的是什么。肯定可以被肯定的,批判需要被批判的,谴责应当被谴责的。汤姆·赖特(Tom
Wright)论证说:“一个纯粹的基督教政治神学必须肯定统治者、当权者、立法者和执法者的优点,因为这是上帝的世界,而且上帝会在最终将其恢复。在此期间,上帝不希望这个世界陷入混乱和无政府状态。因此统治者和当权者的任务,就是给上帝的国度带来一定程度上的恢复,一定程度上已经实现的末世。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会必须鼓励当权者实践上帝所赋予的任务,同时当他们为自己的私利滥用此天职时,乐观但绝不妥协地批评他们。”

基督徒在香港所处的环境中,应当提醒政府履行义务,而该义务是根据基本法所议定的。我们可以指出基本法在协定结束之前正在被修改的事实,同时也谴责政府或警方存在的滥用职权的情况。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肯定政府在维护社会秩序及保护社会免受无政府状态下的混乱上所付出的努力。如果我们要求政府为其行为负责,那么我们也必须为我们自身和其他公民的行为负责。我们需要讨论在抗议游行期间的特定策略和方式,而且我们需要质疑造成混乱的行为,这包括公共基础设施、交通、学校教育以及民众的生计陷入普遍的中断。如此行,基督徒就践行了批判性参与。

2、更广阔的视角

基督徒应当以一个更广阔的视角看待问题。正如上文所述,人们对于公义持有各种相互抵触的观点,这并不罕见。迈克尔·桑德尔(Michael
Sandel)的书《正义,怎样做才正确?》和提姆·凯勒(Tim Keller)的《慷慨的正义》都对我们理解公义大有裨益,并且书中阐述了这些对公义来说互为矛盾的观点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迈克尔·桑德尔论到三个关于公义的观点:福利的最大化、对自由的尊重、对美德的弘扬。福利的最大化是指给最广泛的群体带来最大化的自由的公义形式;对自由的尊重是指按个体选择的方式,尊重自由和个体权力的公义行为;弘扬美德是指人们按照道德和美德的方式行事。这些彼此对立的公义观当然都是世俗中的观点,但是如果查考圣经,基督徒可以发现每一种观点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当谈到公共福利时,我们可从箴言中查考,并看到行公义的人知道他们的钱财不仅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也是为了邻舍的利益。而对于那些关注个体权利的人,我们看到圣经为个体权利和自由提供了最坚实的基础,因为这个基础确实存在。如果你的邻舍因着某个特定的需要来找你,那么你要按你自己希望被对待的方式来对待他。你不说谎言、不偷窃、不诈骗,或不做其他任何类似行为。为什么?因为这是有需求的人身上具有的某种内在价值,即你也是按着上帝的形像所造。相信公义体现在弘扬道德和美德上的基督徒可以向世人传讲上帝的诫命、登山宝训,彰显圣灵的果子等。换言之,根据圣经,弘扬美德、尊重个人自由、公共福利最大化的观点,都是公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切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我们需要特别谨慎全面地看待公义的问题。当基督徒面对香港的情况时,需要小心地避免把一种特定的达成公义的方法强加于所有人,因为基督徒可能会有一种透过预设的政治和哲学镜片看待某一个特定公义问题的倾向。凯勒认为,圣经对公义的描述与这些彼此矛盾的观点并不一致,圣经对公义的理解远比个人性的自由、公共福利或美德等观点更加全面。这意味着,目前的任何政治观点都无法达到圣经中公义的广度。

此外,鉴于每一种文化都会不断地改变,而针对特定问题,并没有一个理想的范式和政治结构可以永久性地解决。从现实的角度来讲,关于公义问题的讨论,凯勒和桑德尔的观点只会使得讨论变得愈发激烈。所以谈论到香港的问题,与其审视一个特定问题并为其争论,然后感到挫败和焦虑,进而对意见相左之人大发雷霆,不如有一个更加克制的探讨。基督徒可以诉诸于圣经的广度和深度,所以在很多情况下,基督徒对特定问题的政治性解决方案持有不同意见也是可以接受的。对于基督徒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持守核心,而核心就是我们是耶稣的子民,我们有共同的关系,这是在世间万物中最能让我们彼此紧密相连的关系。查考圣经时不难发现,耶稣带领的十二使徒中的两人处在政治派别中的两个极端:税吏马太,属于蓝营,支持建制,全心全意为罗马政府服务;奋锐党的西门,属于黄营,反对罗马政府,反对建制,他是政治煽动者、革命者、为自由而战的斗士。这两人彼此对立,在几乎每件事上都会有分歧。但是,他们走在一起并共同跟随耶稣。这是恩典的奇迹,恩典除去了我们与神之间的隔阂,也全然除去了彼此之间的隔阂。

3、一个更好的故事

人人都希望社会运转良好,想要追求卓越、自由、和平和公义。即使一个社会在人权和生活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升,人们依然不满,反而对乌托邦有强烈的渴望。这就好像上帝的王国刻在人们心里,人们渴望那个王国,但大家都不想要那位王。所以当人们在公共场合谈到公义时,需要遵守一些特定的规则:不能谈及信仰,不能谈及道德,不要带入自己的宗教观点。人们具备这些规则,但是大家依旧焦虑,因为人们没有一个更宏大的故事可以进行描绘。

作为基督徒,我们的挑战就是在这个焦虑的大环境中讲述一个更好的故事。这个更好的故事不是在某种世俗叙事中,凭着正确的教育、科技以及精简政府机构和约束官僚的权力,构建出的理想社会。即使香港其拥有便宜的房价和民主政治,香港社会也并非理想模型。这个更好的故事是君王基督的故事,而且约翰福音提醒我们,耶稣的国度不是通过政治胁迫或武力扩张的,而是当我们传讲君王基督的真理时,当基督徒群体向世人彰显跟随这位王的荣耀样式时扩张的。所以我们舍弃权力,而不是攫取权力。正如我们的王一样,我们谦卑并真诚地服事。我们会很快地饶恕别人和给予别人恩典。我们是藉着寻求别人的益处实现自我提升。

在罗德尼·斯塔克对基督教早期传播的那段经常被引用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有启发性的内容:

“对于充满无家可归者和贫困者的城市,基督教提供了慈善和希望。对于充满新移民和陌生人的城市,基督教为依恋提供了土壤。对于充满孤儿和寡妇的城市,基督教提供了一种新的和拓展的家庭意识。对于因种族冲突而饱受摧残的城市,基督教为社会团结提供了新的基础。”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变得没有焦虑,可以与周围的群体和平相处。如果我们没有赢得政治斗争的胜利,我们不会担忧或被激怒,因为我们知道我们有一个即将到来的更美好的国度。如果别人毁谤或拒绝我们,我们不会生气,因为在我们的君王耶稣基督里,我们有所需要的一切。我们会记得这些更好的故事,这不仅仅是关于公义的,因为公义本身意味着仅仅给予人所配得的以及我们仅仅得着所配得的;但是在福音里,我们牢记上帝不是按我们所配得的对待我们,按照公义,我们本来只配得被定罪,祂却让我们承受地土。祂以恩典待我们,而非按照公义。当我们面对不公义和邪恶时,人们很想说,实际上也确实会说,我的周围尽都是恶,我还如何相信这位神?我们会温柔亲切地对他们说,来相信这位上帝吧!相信一位最终定会显明祂自己的上帝;相信一位对公义如此热诚,并为之而死的上帝;相信一位如此想要得着你,以至于代替你走向十字架的上帝;相信一位爱你,爱你的一切的上帝。

祷告

主啊,我们真实地为着你的创造感谢你,为着创造的美好和秩序感谢你。但是,主啊,我们意识到,我们住在一个破碎的世界里,在这世上,我们也不是完全忠心的管家。压迫、暴力、不公义和混乱,这些都让你忧伤。但是,主啊,我们为着你的儿子而感谢你。我们的主耶稣基督来到这个世界,为我们变成了软弱的样式,祂活出了一个完美的生命,并走向十字架。祂替我们担当了我们的罪所本应受的刑罚。感谢你,因着十架上同时彰显的公义和怜悯。主啊,我们意识到,尽管耶稣在掌权,祂的权柄依旧被挑战。因此,我们祷告,作为祂国度的子民,愿我们能谦卑并忠心地走祂的道路,坦然稳重,勇敢温柔。愿我们能无论身处何处,都能把人引向祂;愿我们成为随时预备好承受不公平对待并为福音的缘故受苦的人,我们为香港和其他地方的类似状况祷告;愿和平遍布全地,公义最终实现,政府当局以公义和卓越执行你所赋予他们的任务,寻求所有人的益处,照顾那些在社会边缘的人群。我们祷告,上帝我们的主,当我们寻求与当局政府沟通时,赐给我们智慧和毅力,温柔和勇敢。但是,更愿你无时无刻帮助我们将人引向那更美好的国度,那位最好的君王和那位配得一切荣耀的神,因为服事祂超过服事一切。我们奉主耶稣的名祈求。阿们!

[1] 亚历克斯·麦考伊(Alex McCoy),是圣安德鲁斯教会(St. Andrews Church)的牧师。

[2] 五大诉求包括全面撤回《逃犯条例》(引渡法)修订草案、撤回“暴动”定性(包括612游行)、撤销所有反送中示威者控罪、成立独立委员会彻底追究警队滥用职权情况、立即实施“真普选”。

[3] 列侬墙位于捷克布拉格修道院广场,原是一面普通的墙,因人们在上面涂写约翰·列侬(John Lennon)风格的涂鸦和披头士歌词片段而得名。列侬墙的内容表达了捷克群众对胡萨克共产主义强烈的不满。

作者头像
GTC

我們分享基督的愛,更新城市,使上帝榮耀的恩典得著稱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