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摩太·凯勒谈教会和基督徒如何与世俗文化进行宣教性的接触。
中国有句俗语:“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这句话似乎也适用于对庚子教难及其善后重建的过程。劫后重生的老同工们在短短一两年内返回百废待兴的山西省,青黄不接之际,最大的挑战便是如何招募到愿意前来教难重灾区的宣教新兵。
凯勒给他所接触到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包括大西洋彼岸的许多人。
民国时期的华中教区抱持基要信仰的教会立场,尤为强调,培育信徒灵性的成圣便会带来教会复兴,社会才有改良的可能性。换言之,因为遵循基要信仰的救赎模式,宣道会认为个人的罪性是所有社会问题的根源,个人得救才是中国社会的出路;也就始终专注于个人拯救的福音要旨。华中区的教会,以包括了宗教经验、培训机制、反现代主义立场及基要身份的认信,作为清晰的边界。
福音DNA是什么呢?救赎主教会希望发起一场运动,让不同的教会、机构、和领袖联合起来,以公认的“福音DNA”为动力,为基督去得全世界的城市。这场运动的核心是正统的神学——经典的圣经福音教义。
我们应该充满爱心地为那些独裁者祷告。我们欠了他们爱心的债,因为基督也为他们流了宝血。只要他们还活着,他们就仍然有机会得救。为他们祷告,使他们最终能看到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以死亡作为结局。
通过这次分享祷告会,我们盼望让弟兄姐妹们了解乌克兰真实的处境、教会的状态,以及在战火之中,教会如何在爱中服事难民和有需要的人,如何继续植堂。
每一间教会开始的原因都是因为有人践行了耶稣基督的福传大使命,也就是说,教会的存在是福传使命的成果。同理,若是福传停止了,教会也终将不复存在。
“基督教世界”兼具很重要的优点和很大的缺点。优点是它提供了一种公共性的道德语言,使整个社会可以一同讨论何为“良善”。缺点是不以被福音改变的内心为基础的基督徒德行经常会导致冷酷和伪善。
宣教,就是宣讲一个被福音颠覆了的劳教,或者,一个已经被福音成全了的劳教。保罗以被捆绑的身份,向那些不被捆绑的人宣告,其实你们是被捆绑的。保罗以被劳教的身份,向这个被君王、老板和一切人间势力劳教的世界宣告,劳教已经在十字架上被废除了。
立约可以帮助我们建立信任关系,最终使我们互相培养、帮助成长。立约帮助我们在团队中建立和加强委身、信任、和保密。
我们提到团队的大小会影响团队成员的参与度。缺乏参与会导致对团队忠诚度降低,因此团队的大小就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