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谈:圣徒的坚忍与门徒训练

2022年09月20日
GTC

一、门训的定义及目的

主持人:各位同工、牧者,下午平安!很有幸请到了两位牧者一起来讨论这个主题:圣徒的坚忍和门徒训练。首先,我们会请两位牧者谈一下各自对门徒训练(以下简称“门训”)的理解和具体的门训方式,以及门训过程当中如何去训练门徒操练坚忍。然后,我们有现场问答环节。

欢迎两位牧者,特别感恩他们愿意抽出时间来接受访谈。谢牧师已经全职牧会五年多,之前是带职带领教会。杨传道出来做传道大概有17年。下面,就请两位牧者分别阐述一下,在你们的理念当中,什么是门训,以及门训要达到什么目的。

谢牧师:简单来讲,门训就是帮助别人跟随耶稣,即一个基督徒帮助另外一个基督徒跟随耶稣。有两个目的,一个是在信心上增长,第二个是在顺服上增长。也就是说,相信基督为主,顺服基督为主。从复杂的角度来说,门训是基督徒之间深思熟虑地基于爱心和用神的话语造就人这一目的而有意识地建立的劝勉关系。这个复杂的定义需要比较多的时间解释,在我们的成人主日学课程《门训关系》中详细阐述了这个概念。

杨传道:我赞同谢牧师的说法。门训是耶稣大使命的一个要求——“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太28:20),也是我们服事的最重要的目标。耶稣基督呼召我们来使人做门徒,训练人去跟随祂,长成祂的身量,背起十架来跟从祂。所以,一个人去带领别人、帮助别人信主,使不信的去信,使信的更加热心,实际上他就是在做门训的工作。

二、门训的方式

主持人:两位牧者有很相同的门训理念。谢牧提到了一个更丰富的定义。若时间许可,稍后会请你再解释什么是“深思熟虑地用神的话建立劝勉关系”。下面,就请两位介绍一下你们在本教会所采用的门训方式。

谢牧师:首先从广义的角度来说,教会存在的目的就是门训。使人成为主的门徒,是耶稣所赐下的大使命,所以这是教会的宗旨或者说是教会存在的目的。因此,教会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在门训。讲道是在门训所有坐在台下的人。成人主日学课程是在门训所有愿意来参加课程的弟兄姐妹。当长老们在作教会榜样时,我们就是以身作则地让信徒、会众看到什么是跟随耶稣。当我们在治理教会、为教会做决定时,小到怎么接待大到教会纪律惩戒或者修改教会章程,我们都是在让会众看到,教会怎样更好地来跟随耶稣,以及怎样培育其他人跟随耶稣。同样,我们塑造的教会文化,也是让人看到怎样在日常生活当中跟随耶稣。这是从广义的理解来说,教会所做的一切都是在进行门训。

如果我们回到刚才所给出的定义——门训是每一个基督徒都参与的帮助别人跟随耶稣。从实践而言,狭义的门训包括两种:一种是一对一的方式,就是基督徒之间个人深思熟虑地建立关系,目的是为了帮助别人跟随耶稣。他们可以一起查经,一起读书,一起吃饭,彼此招待、彼此邀请对方来自己家里谈论属灵的话题;另一种是以小组的方式,大约8-12个人一个小组,在小组当中,大家透过查经、讨论、分享自己的难处、互相代祷,来彼此地建造。而且在小组当中,也有意识地去建立一对一的门训关系。因为我们相信,一个有效的门训关系必然是敞开的和进入到生命当中的。教会固然可以在神的话语上塑造信徒,但是对于进入生命来说是有缺陷和不足的;小组似乎缩小了范围,但是在进入生命上还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最终要能够有深度的门训,我们鼓励建立一对一的门训关系。然而每个人的性格、生命阶段也不一样,所以门训的过程可以说是从大到小,先是委身教会,然后是在小组当中培育,最后进入到一对一的门训关系。

主持人:谢牧分享的门训方式是每个人都参与其中,可以称为“整体式门训”。有的教会只是门训少部分人,可以叫“精英门训”。谢牧师也提到了广义的门训和狭义的门训。广义的门训是教会存在的目的,所有的事工都是为了训练门徒。狭义的门训,就是具体的门训方式,有一对一的形式和小组的形式。下面请杨传道来分享你们教会采取的门训方式。

杨传道:我发现,主日、团契、小组、查经、晨祷,还包括分层次的一些训练——夜校、门训班,甚至包括遇到逼迫时的反应,以及我们生命的见证或者榜样等,都在塑造一间教会。而且这样的塑造是生命影响生命的,是很深刻的。在这些过程中反应出我们内里的生命,我们所活出来的生命样式反应出我们所听见的道。当然教会有必要深思熟虑地去做更深入的小组门训或是一对一门训,但是门训不是一个项目,而是一种生命的复制。因此门训过程中生命的改变不是我们能刻意把握的,需要交托给主。我们教会尽量把门训做成多层次的训练,我们会带领一些年轻人开展一对一的门训,也会通过探访和他们一同经历神,在共同体中成长;我们有神学夜校的训练,也有个人性比较强的训练,比如鼓励他们去读神学,能够跟我一起服事。这些是作为牧者最主要的服事,就像保罗说的:“你在许多见证人面前听见我所教训的,也要交托那忠心能教导别人的人。”(提后2:2)我们是按着主的教导去完成祂所托付的大使命。

主持人:谢牧师在讲门训的概念时,提到了“深思熟虑地建立门训关系”。下面请谢牧师讲一下什么是“深思熟虑的门训关系”。

谢牧师:“深思熟虑”的意思是说,它不是一个随意的关系,而是主动地、有意识地去建立的关系。因为门训关系不是自然发生的。为什么很多基督徒没有建立门训关系呢?因为他希望能像“天上掉馅饼”一样,掉下来一个人可以门训自己,或者自己去门训他,他没有主动地、有意识地去建立门训关系。大使命是耶稣给我们的命令,这是一个祈使句。耶稣命令和呼吁我们要去帮助别人跟随耶稣,要去有意识地建立门徒。那就意味着,我需要主动地做点什么,它不会自然而然地发生在我身上。所以,当我们成为一个教会成员,或当我们去过教会生活的时候,我们就要有意识地去观察:谁是可以门训我的人,谁是我可以去门训的人。我们需要有意识地、主动地去跟他说:“我很想更好地跟随耶稣,我观察到你是一个很棒的基督徒,我很想从你这里学习。”这是我在教会中不断地去鼓励的。我鼓励大家在中午吃饭的时候,去留意哪些人是一个人,然后主动地坐在他旁边去了解和认识他;也要留意图书馆的书架旁边,因为有一些人他在不认识任何人的时候,他就会到图书馆的书架那里去翻书,那就去留意这样的人,主动和他建立关系。如果你意识到,门训是你作为一个基督徒应该回应耶稣、顺服福音的方式,那么你就要去寻找那个在时间上跟你合拍、在属灵程度上适合,而且能够与你建立关系的人。我觉得在当今社会中,拦阻我们去建立门训关系的,一般来说就是时间、地点还有属灵程度。如果我们知道自己有责任去做,那么就要努力克服这三个方面可能有的障碍,去寻找一个让自己门训或者门训自己的人。

三、门训中教导圣徒坚忍的教牧实践

主持人:谢牧师的回答解决了我心中的一些困惑。我发现很多的信徒,特别是弟兄,他们之间很难建立一对一的深刻的门训关系。谢牧师让我们看见,要去挑战他们深思熟虑地、主动地、有意识地去建立这种门训关系。接下来我们进入“坚忍”这个主题。因为在门训当中,我们可能更多考虑生命如何成长的问题。那么在教牧实践和门训的过程中,你们有没有遇到过“坚忍”这个议题?杨传道的教会是比较传统的家庭教会,在你的门训和牧养过程当中,对于“圣徒坚忍”这个主题是否会产生教义之争?因为谈到“圣徒坚忍”就一定会涉及到“一次得救,永远得救”的救恩论(有人说这个翻译不好,正确的翻译是“一旦得救,永远得救”)。那么在你的牧养处境中,有没有遇到这方面的争议,你是如何处理的?

杨传道:这是一个大家一直要去讨论的问题。首先从讲道、教导到所有的训练,必须有一个明确的、一致的教导。这会帮助基督徒在正确的教义下去思考:为什么信徒会蒙保守?当然我们要很仔细地回到圣经,需要长时间的释经讲道,帮助信徒从圣经去思考。最近我遇到一位神学生,他在这方面有一些疑惑和焦虑。因为使他困惑和焦虑的是真理上面的问题,所以我就投入一些时间,和他一起查考圣经。我们花了很多时间讨论这些问题、查考经文,无论是希伯来书还是彼得前书,我们都详细查考,一起探讨经文的解释。当我们回到圣经去面对这个问题,发现“圣徒坚忍”的确不是简单的问题。圣经里面有很真实的警告。最近《教会》杂志发表了一篇相关的文章[1],里面有很好的讨论,解释了警戒的经文,让我们清楚地看到那是神使用的警戒手段。

然而,圣徒坚忍的教义所表达的意涵,人之所以能够坚忍,不是因为害怕失落,而是朝向基督里面的荣美。人常问的一个问题:如果得救不在乎人的行为,那么人有什么动机去行善、去悔改?除了惧怕失落以外,圣经教导有很多积极的动机——比如效法基督、讨基督的喜悦、能够行在爱里面、行在悔改当中、能够与神同在,而且与神同在的这种美好,是我们在教会共同体当中所体验到的。所以除了害怕下地狱之外,我们有许多非常美的目的和方向。一个人在得着基督喜乐、平安和美善的同时,就不太会纠结会不会失落。当他和众肢体一起经历神,经历教会共同体中的喜乐,经历透明坦诚的关系时,这种在基督里美好的关系会帮助他更容易坚忍。所以要把圣徒坚忍这个议题,引向基督和基督所赐下的应许。在这样着眼于圣经真理、深入探讨经文的过程中,我成长很多。只要一个人认真读圣经,他就自然会有这些疑问,这是很正常的,不要逃避去探讨和直面这个信仰上的疑问,而且我们相信真理必然得胜。同时,这个探讨的过程也是一种门训。既然我们说圣徒坚忍的教义是从圣经得出的结论,那么我们就一定要在圣经中得到确据。如果你不清楚这项教义,可以坦诚地说暂时不知道,然后去圣经中寻找答案。在面对这一教义的过程中,会使你经历个人生命的成长。

主持人:杨传道的分享帮助我们很好地理解了圣徒坚忍这个议题。他提出来一个很好的见解,就是不要从惧怕的角度去探讨这个问题,而是更多地引向基督的荣美,美好的事物使人更好的坚忍,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向。下面我们请谢牧师分享一下在门训过程中,教导圣徒坚忍的教牧经验。

谢牧师:我在这方面没有碰到过太多的挑战,可能是因为“信徒蒙保守”这个教义是写在我们教会的信仰告白里的。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不相信这项教义,他就不会加入我们的教会,他可以选择加入别的教会。第一,我不大同意“圣徒坚忍这个教义在历史上争议多年”这个命题。多特会议是在1619年召开的,也就是说将近1500年没有什么争议,或者说有争议也是伯拉纠或半伯拉纠这些早年就被定为异端的想法。所以我并不认为它是个很有争议的话题,至少从我信主到现在一直都是相信圣徒永蒙保守,我听到的也都是圣徒永蒙保守。

第二,当然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会看到一些人的跌倒,或者一些人的背道。根据我们的教会章程,允许一个成员提出退会。退会的意思就是说他不信了,他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基督徒,或者他不再相信圣经所说的,因而退出教会,也不加入任何其他教会。这个时候可能在成员当中或其他基督徒当中,会带来一些混淆:是不是一个信的人会信着信着就不信了?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教导大家,我们是根据圣经来理解事实,而不是根据经验来理解事实。从经验的角度来说,他信过,可能也火热过,然后他现在不信了,那么就是说他失落了。但是从圣经的角度来说,耶稣很清楚地说:“我父把羊赐给我,祂比万有都大,谁也不能从我父手里把他们夺去。”(约10:29)甚至信徒自己也不能从主的手里把自己夺去。

所以从信仰告白的角度,从圣经的角度看待背道者,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他当初就没有信。他虽然尝了天恩的滋味,也就是说他在我们当中,也在恩典的管道里领受了一些东西,但是他没有真正的相信,可能是因为一时的情感觉得自己是基督徒。这样的事情尤其容易发生在海归身上,在国外的时候,他在一个异文化当中,在华人教会里面尝到了祖国或者家乡的温暖,因此他觉得自己是一个基督徒。他在这个群体当中非常火热地去做很多的事情来获得大家的认可。但是回国以后,他发现有很多其他东西在吸引他,那么这个时候他会怀疑自己当初不是真的信,而是因为异国他乡那种思乡情怀,以及在华人群体当中的认同感和接纳感。这个时候他会很坦诚地说,其实我没有认真地想过这些教义问题,我只是当时觉得这些人对我很好、很爱我,我也很乐意这样去爱他们。但是关于耶稣的死里复活或者其他教义,在他看来和入党的时候宣誓的那些东西没有太大的区别。也就是说,我必须说相信了,必须说我认同这些东西,我才能跟你们在一起;所以他认同了,而且这些内容他听起来也觉得没有什么违和的地方。

第二种可能性就是,他是暂时的软弱。但是这种软弱十分强大,以致于他欺骗了自己,或者他也不知道自己是怎样的状况,以致于他认为自己是不信的,但其实他的内心是信的。比如说他因为遭受极大的挫折,就像那部韩国电影《密阳》里的女主人公,她因为遭受极大的挫折,认为自己其实信不进去,但是可能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她会再回到主的面前。就像曾经和保罗分开的马可,或者是曾经三次不认主的彼得。所以,我们既然没有见到他最后的结局,就不知道他心里面如何,只有主能够看透人心。有时候人对自己的心也不是非常确定的。所以我们只能把他交在主的手中,相信主自己最清楚他的状况如何。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我们要清晰地教导他,眼睛看到的并不等于是事实,我们是根据圣经来理解所看到的,而不是根据所看到的去理解事实。第二,对于这个不再相信的人本身而言,帮助他认清福音很重要:他是否真的相信福音,他所信的福音是什么?和他沟通福音的时候,我们尽量不要使用封闭性的、是非型的问题,例如:你真的相信吗?你相信耶稣从死里复活吗?而是更多使用开放性问题,问一些特殊疑问句,例如:福音是什么?耶稣的复活和你现在的挣扎有什么关系?你怎么从福音的角度、从十字架的角度来看你的苦难?有的时候也可以挑战他一些问题:如十字架在哪里?耶稣为什么必须死?为什么祂不只是给你一套道德规范让你相信、让你做到而已?透过这种问题,我们了解他信心的状况,还可以有的放矢地再问一些更深入的问题,或者和他学习一段经文、一本书。

主持人:谢牧分享了很好的教牧实践经验,特别是和要放弃信仰的人谈论福音时使用的特殊疑问句,会让他思考信仰,真实地了解他的信仰状况。

杨传道:“圣徒坚忍”“信徒蒙保守”在正统信仰中确实是一个确定的事情。但是中国家庭教会不是在教义上建立起来的,而是直接去读圣经。任何人读圣经都会带着自己的人生经验,受限于自己所处的文化。也就是说,很多的家庭教会实际上没有在归正信仰的真理体系之下,有些家庭教会受阿米念的影响就会承认信徒会失落。现今,在国内的家庭教会关于“信徒蒙保守”“圣徒坚忍”的争论还是持续存在的,因此它的教牧意义还是很深远的。在基督徒的生命历程中,常常会有魔鬼撒下的种子,犯罪以后面对良心的责备,有时候你又不能听到圣灵的鼓励,或者没有分辨圣灵的责备的目的是让你结出悔改和福音的果子,就常常会落在自我控告、罪咎和魔鬼的控告里。所以“信徒蒙保守”的真理,是很多人的信仰历程中都需要面对的。他需要来自圣经的确据,然后在他所面对的处境中活出这信心。这是很基本的教义。教会需要教导纯正的福音,使信徒明白基督的福音是神所做成的事情,人的重生是从神而来。正确的教导救恩论会帮助信徒免于对这个议题的焦虑。

当有人面临死亡、病痛、苦难,陷入抑郁中的时侯,或者是基督徒快过世的时候,需要帮助他确认信徒蒙保守,让他很清楚地知道他不是只有今生,还有永恒的将来。在当下的处境中坚忍,实际上是神训练我们的方式。我们需要基于圣经恰当地解释这些关于信徒蒙保守的经文,以及那些警告的经文,然后向信徒宣告“圣徒坚忍”“信徒蒙保守”的真理,坚固他们的信心。

四、如何在当下处境中落实圣徒坚忍

主持人:谢谢杨传道的补充分享。由于时间的缘故,我们进入最后一个问题。在目前的这个局势下(无论是疫情,还是逼迫),特别是杨传道那边,你们一直处在风口浪尖上。教会如何在门训中去训练信徒坚忍?同时也请两位牧者藉此来鼓励大家,因为很多牧者、同工也会面临相同的处境,你们可以贡献你们的经验和劝勉给大家。

杨传道:在中国当下的处境中谈论圣徒坚忍是一个好的方向。首先,我们的教导和我们的榜样很重要。你真的相信逼迫是属灵的祝福吗?那么面对逼迫的时候,我们会焦虑得睡不着觉吗?这很真实!是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可装出来的平安,还是真的在基督里面有的平安,就会在这需要凭着信心坚忍的处境中显露出来。牧者要小心自己的“榜样”做得太快,因为很多时候我们的反应是因为牧者的身份使然。这个过程是很真实的挑战。我们应当真实地分享我们的挣扎,真实地分享在上帝里面的安慰,真实地分享弟兄姐妹、教会共同体关心的问题,彼此帮助、扶持。圣徒的坚忍不只是我们自己的事情,正如保罗·区普讲到,福音的共同体对坚忍是很重要的(使信徒能够坚忍的资源包括:神的话、圣灵以及教会的共同体)。比如,当我们教会面对逼迫的时候,厦门其他的教会都会给我很大的帮助,关心、问候、代祷。肢体的陪伴和扶持让我们感觉不孤单,可以帮助我们往前走。所以圣徒坚忍是关乎到我们成圣的时候神使用的方式。神使用的方式不只是我们的信心紧紧依靠在神的话语上面,甚至长辈们的经历也在帮助我们坚忍。

我们会刻意地回顾家庭教会被逼迫的故事,我讲道的时候也会提到这些见证。跟他们比起来,我们所遭遇的真的算不了什么。我们也会报告其他教会所面对的问题,以及神在他们身上的带领,这同样会给我们带来很大帮助和鼓励。在这个过程中,要小心的一个问题就是自义,我们需要谦卑。其实我们所受的艰难是很少的,是神在托着我们。因而,我要很小心地表达自己的刚强,因为我属于人际关系型的人,又是爱表现的人,常常会有这方面的试探。在逼迫中,神给我很多这样的提醒。有些事情需要过很久之后,我们才能看清楚神在做什么,免得我们说得太快、解释得太快。有时候我就解释太快了,说神就这样保守我们,结果下一次就打脸了。有时候,我们容易把一些环境的顺利当作神迹,这是很大的问题。更多地分享在品格的操练和认识自己的罪这些方面的见证,应该要比我们做出一个所谓的榜样的见证可能更适合去教导弟兄姐妹,让他们感同身受,然后帮助他们自己去经历上帝。

主持人:杨传道的分享很真实,很有生活见证,让我们看到了很好的榜样。你强调信心、付代价,强调和其他教会之间彼此关注、互相支持,以及共同体中真实地分享自己。谢谢你很好的建议,也激励我们在座的每位同工和牧者。请谢牧和我们分享一些勉励的话。

谢牧师:我们没有被逼迫过,至少没有像厦门这样直接的被逼迫。如何在当下处境中落实圣徒坚忍,我从五个方面来分享。

第一,在讲道当中的应用。如果我们在讲道中没有提及苦难和如何面对苦难、逼迫,那么这样的讲道是脱离现实的。

第二,在成人主日学教导关于苦难、护教还有坚忍方面的主题。我们在成人主日学开展这样的课程去教导信徒,也有系统神学的课程,在教义和实践上可以帮助大家在挑战当中去面对。

第三,推荐书籍。除了我们图书馆会放这个主题的图书以外,还有两种方式推荐这类的书籍。一个是在祷告会或者在一些教会的家庭式聚会上,分发或者赠送书籍,比如《信徒的坚忍》,这是改革宗经典出版社出版的很薄的一本书,可以帮助大家建立正确的认识。我们也赠送华西的一本小册子,讲家庭教会的历史和立场。信徒通过阅读了解圣徒坚忍的真理,也会在读完了以后送给来到我们教会的人。我们也会邀请读完的弟兄姐妹在台上分享读书的收获,鼓励大家更多地去读这方面的书。同时,在讲道的时候也会引用教会推荐过的书,比如路易斯或者卡森的书里关于苦难的一些内容,然后特别指出这段话是摘自哪本书,鼓励大家对这本书产生兴趣。

第四,教会纪律。面对一些背道的或是退会的成员,教会要执行惩戒。或者是他主动地说我不信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借着这个机会教导大家怎么看待这样的情况。当他说他离开或者他被惩戒的时候,我们是按照马太福音18:17所说的,看他为不信的。如果一个人持续地生活在罪中或者他离弃了信仰,我们不能够判断他内心怎样,我们是根据他外面的果子,所以耶稣说我们是看他像不信的一样。而且保罗也说把他交给撒旦,这是为了造就他,使他将来有一天悔改(参林前5:5)。因为如果他的生命中没有属灵的果子,我们却硬要说他还是一个基督徒,这表明我们没有忠心地对待圣经,同时也让他觉得自己挺好的,不需要悔改,让他感觉自己还是一个基督徒,虽然活得不像。所以,一方面教会要看他像一个不信的;然而另一方面,我们仍然为他里面的状况祷告,希望有一天他能够悔改,或者他里面那个麻木的良心能够被圣灵唤醒。

第五,门训和长老们的辅导。我们把门训看作是战壕当中的急救,就是在战壕当中士兵之间相互的救助。但如果他的“伤势”确实很严重,我们就要把他送到“野战医院”,就是长老们的辅导。

主持人:谢牧师的分享给大家提供了很多的方法论。杨传道的分享给大家提供了很多的案例、经验,以及他的理念。感谢两位牧者精彩的分享。

五、问答环节

问: 谢牧师,假如逼迫当中有人不来聚会了,会不会成为教会纪律惩戒的对象,或者我们应该如何回应?

谢牧师:首先我们没有碰到这样的情况,所以我也可能只是纸上谈兵。比如说,有一段时间有很强烈的风声,我们下发了预案给大家,也的确有人害怕了,有一两次没有来聚会。但是当我们去鼓励他、挑战他的时候,他还是来了。如果真的发生像这个问题里面所说的这种极端情况,第一,我们要确认他对福音的信心。如果他确实是相信的,但是他就是惧怕逼迫,他可能是大学里的老师,或者是公务员,因此非常地害怕和担忧。那么我们还是要鼓励他,让他看到在圣经中,耶稣说这是必然的事情,祂所受的我们也要受(参太10:39)。既然我们跟随了耶稣,就包括了跟随祂经历逼迫。

第二,如果他确实很软弱,我们也可以给他一些恩典。但也不能说允许他不来聚会,因为不能说允许他犯罪。我们会不断鼓励他来聚会,但他如果确实不来,我们就为他祷告。如果他很长时间还是不来,而且他觉得这个教会很危险,在良心上造成困扰,那我们也会告诉他可以去一个没有风险的教会,这是他的自由。但是我鼓励他不要这样逃避,作为一个基督徒应该跟随主面对十字架的苦难。如果他既不去别的教会,也没有来聚会,他确实停止了聚会,我们就不能够继续地确认他为一个基督徒,只能用惩诫的方式。

问:请问杨传道,我目前在带领一个门训的团契,学习《得人如鱼》这本书。你对类似的团契有什么建议?

杨传道:首先要看你那个团契的目的是什么。在我们教会,小组团契是以查考圣经为主,然后学习一些神学。但我不反对很多教会在团契中学习书籍或者是教理、要义这些内容。这跟教会开展团契的目标是有关系的,也是根据团契中弟兄姐妹的具体情况来决定的。比如说,弟兄姐妹确实缺乏对某些主题或者教义的教导,我觉得他们可以用合适的材料进行小组学习,但是小组团契应该更多查考圣经,很多教会的主日讲道信息和小组查考的经文是相关的。牧者需要根据教会和羊群的具体情况来做选择和决定。

像我们教会现在就面临一个困难,我只要去哪个聚会的地点,那里就会被冲击。有关部门也暗示过,对我的监控级别是很高的,目前他们已经可以非常熟练地使用人脸识别技术,所以换手机都没有用了。在这种情况下,主日崇拜就面临很大的困难。虽然很多弟兄姐妹仍然坚持线下的主日聚会,但是要面对很多的挑战。其中很重要的一个要考虑的因素,就是传福音。在这种情况下,主日敬拜时就不得不提醒大家有些安全方面的注意事项,例如不要泄露地址、从教会出门要小心、走远了再交谈等。慕道友就会感觉到危险,对透过主日传福音造成了很大的挑战。这时候,我们就会将传福音的重点向团契转移,在一个尽量安全的环境下,让慕道友可以进来看见我们真实的生命和生活。但这不是说主日共同的敬拜就变得不重要。只是说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就像伊斯兰教国家的基督教会一样,当主日共同的敬拜无法实现的时候,他们就要分散变成小组。这时候小组就要承载更多的传福音、门训、教导方面的功能。因此,具体要看你的教会被逼迫到什么程度,如果还有空间,就抓紧时间传福音、门训。

问:信徒委身教会后才能进行一对一门训吗?对于初信者进行一对一门训有没有什么不妥?门训关系可以是一对多人吗?

谢牧师:首先,不用过分狭隘地去理解一对一门训。在我们教会也有这种情况,有的姐妹生命特别成熟,好几个姐妹都想找她门训,那么为了效率,三、四个姐妹一起门训也可以。无论是一对一,还是一对多,都是门训。

第二,门训的对象必须是教会成员吗?在我们教会,如果是针对慕道友或者访客,我们一般不叫门训,而是传福音,或者说是建立一种福音性的关系。因为如果他还不是基督徒,或者无法确定他是不是一个基督徒,那么我们就不能确定他里面有没有圣灵。一个人的改变和结出来的果子是圣灵的工作,不是外在的品格的塑造。所以成员之间的行为,我们才会称之为是门训关系。如果是对访客和慕道友,我们会鼓励他们和基督徒一起学习、建立关系。当我们面谈一些要加入教会的申请者时,会问他说,你有跟谁一起学习吗?有谁在带领你认识福音吗?很多情况下他都会说,我和某某某每礼拜都有见面,或者我们聚会后会一起学习福音。虽然我们还不能将其称之为门训,但也是在帮助别人跟随耶稣。

关于门训的很多具体内容,你可以在九标志网站下载《门训关系》这个核心课程,也可以下载和阅读《门徒训练》这本书。

杨传道:一对一门训不只是学习一些资料或者是圣经,也需要有爱、关心。所以在推动一对一门训的时候,我们要注意避免落入两种极端。一方面,如果只关注处理关系却没有神的话语,顶多让别人称赞你是一个好人,但是那个人的生命应该不会成长,他也可能会变成另一种消费主义。另一方面,有人是很喜欢跟别人一起读书或学习圣经,但是你太直接进入,没有铺垫,他可能会质疑你的目的。所以我们需要把这两个部分结合起来,如此才会有更好的门训果效。

主持人:因为时间的缘故,不能继续回答有些弟兄姐妹的问题了。我对本次座谈进行简单的总结:门训的定义就是跟从耶稣基督,并训练别人跟从基督,且门训关系是一个深思熟虑的关系,为的是要完成大使命。门训是教会整体性的塑造,教会存在的目的就是要训练人来跟随耶稣基督。在门训过程中,会涉及坚忍的课题,比如在受到逼迫、苦难的时候,可能有人会软弱、会跌倒、会失落。谢牧给了五个建议——在讲道的应用中,谈苦难、谈逼迫;在成人主日学的教导中,谈苦难和坚忍;通过推荐信徒阅读相关书籍,教导苦难;在执行教会惩诫时教导坚忍,帮助大家确认这一教义;在门训和长老的辅导中践行圣徒坚忍。杨传道也提到,我们在教导圣徒坚忍时,不能只是从惧怕的角度去谈,而是应当更多注目在基督的荣美上,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去坚忍。

再次感谢两位牧者在现场的分享和回答,以及各位弟兄姐妹、同工、牧者的参与。荣耀归给主!

[1]详参:〈希伯来书中的警戒经文与新约共同体〉,《教会》87,2021年9月。文章链接:https://www.churchchina.org/archives/210903.html

作者头像
GTC

我們分享基督的愛,更新城市,使上帝榮耀的恩典得著稱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