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教会的国度异象

2021年06月17日
董家骅

凯勒在轴线一当中对福音的阐述,为「中心教会」的神学异象立下清楚的中心。在轴线二他则透过城市来处理教会与文化的关系,使教会在面对新的处境时,能使文化中的人有共鸣,而不失对神的启示的忠心。凯勒接着进入他的第三轴线—运动,勾勒出「中心教会」这神学异象的国度格局

西方社会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逐渐脱离了以基督教主流文化底蕴的时代,而成为偶像林立的世俗化社会,北美大型城市则成为传播世俗化价值的重镇。面对这些挑战,凯勒承袭了「使命教会运动」的精神,提出了「城市宣教运动」。「使命教会运动」主要受到英国宣教士神学家纽毕真的影响,促使西方教会拾起「神的使命」这神学主题,把西方社会视之为偶像林立的宣教工场。根据凯勒,「使命教会运动」有六个重要标志:1.挑战社会的偶像;2.有技巧以大众能明白的方式表达和传扬福音;3.装备信徒,在生活的毎个领域中完成使命;4.成为一个抗衡文化,同时为大众谋求共同福祉的团体;5.具「易渗透性」,使非基督徒和慕道友能参与在教会生活和事工的大多数层面;6.竭力避免不必要的分裂,实践合一见证福音。凯勒是站在「使命教会运动」的基础上推展「城市宣教运动」。

凯勒认为,若要完成「城市宣教运动」的使命,教会需要跨越自我中心宗派主义的狭隘心态,与不同型态和传统的教会合作。凯勒本身虽是改革宗背景,受新加尔文主义影响,但他认为没有一种「惟一正确」的建造教会方式,而鼓励基督徒去欣赏不同类型和源自不同传统的教会,持守教会的「大公性」。他从大公教会的众多传统中吸取养分,以福音为中心,致力建构平衡健康的神学教义和信仰实践。他认为若要促进城市的福音运动,基督徒一方面要秉持大公教会的精神,了解和欣赏不同的教会模式,另一方面也需要在教义方面保持敏锐和健康的立场。

教会若要忠心完成神的使命,一方面需要众教会的合作搭配,另一方面则要装备所有信徒共同承接使命。教会同时是组织,但也是运动,需要在「随心所欲的有机体」和「纪律森严的组织架构」中盘据一个中心点,在这张力中保持平衡。若教会完全拒绝组织架构的特征(权威、傅统、信念的合一、品质管控),难免会土崩瓦解;但若教会彻底制度化,则终究将丧失活力与成效,使得异象变成策略、角色变成任务、团队变成架构、网络变成组织。多数教会在成立一段时间后,难免朝向体制化的方向发展,因此需要刻意培养健全运动的特质。凯勒也提醒我们,在这一切的背后,是圣灵使教会成为生机盎然的有机体同时又是有架构的组织、带来热情和秩序。

凯勒借用凯柏尔对「教会作为组织」和「教会作为有机生命体」的论述,区分「平信徒领导」和「平信徒事奉」两个概念。「平信徒领导」指的是由平信徒负责某些事工,需要某种组织能力和领导技巧。「平信徒事奉」则是指平信徒积极把基督徒典范带到自己的邻居、朋友、职场和小区生活中。不是所有的信徒都被呼召在组织化的教会中承担服事岗位,但每个信徒都被呼召在生活中以基督信仰为中心,把福音带进他的家庭、社群、和职场中。

在「中心教会」的神学异象驱动下,教会需要追求整全平衡的事工,这包含了四个方面:连结人与神(透过布道和崇拜)、连结人与人(透过团契与门训)、连结人与城市(透过慈善与社会公义)、连结人与文化(透过整合信仰与工作)。前两种事工主要是透过组织化的教会进行,后两种则主要是透过有机生命体的教会完成。华人教会受到北美基要派和欧洲敬虔主义的影响,过去的主流立场是不过问公共事务,强调要把精力花在专心抢救灵魂上,偏重连结「人与神」和连结「人与人」这两类的事工,而忽略连结「人与城市」和「人与文化」这两类的事工。近年在港台,随着各种公共议题也引起基督徒的关注,越来越多基督徒开始思考和尝试该如何参与公共事务,凯勒以「教会作为组织」和「教会作为有机生命体」区隔了不同层次的基督徒社会参与,的确值得华人教会参考。

本文摘录提摩太·凯勒《21世纪教会成长学》。

作者头像
董家骅

先后担任洛杉矶台福基督教会华语青年堂牧师、英文堂牧师,二○一八年返台后成为石牌信友堂牧师,从事教会牧养、神学教育和参与公共对话。